本周沪指上涨0.03%,深证成指下跌1.34%,创业板指下跌2.29%。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?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,供投资者参考。
海通策略:中长期看 A股仍具有明显的赚钱效应
海通证券研报指出,中长期看,A股仍具有明显的赚钱效应,叠加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转移趋势进一步延续,内资有望流入。尽管A股市场身为尚未成熟的市场,时常面临较大的短期波动,但拉长时间来看A股市场仍具有明显的赚钱效应,2005年至今投资全A或沪深300指数的年化回报率约在8%,考虑分红后的年化收益率进一步提升至10%,显示长期来看A股存在明显赚钱效应。往后看,随着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,投资者信心或得到提振,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。
中信策略:政策持续落地 最终将推动内资逐步入场消化外资卖盘
8月经济状况好于预期,预计政策将尽快落地以彻底扭转预期;海外通胀数据有反复,但预计年内美联储再次加息概率较低;短期内市场的反复来源于外资和内资对经济和市场观点的巨大分化,当前是政策和市场负面情绪的赛跑,保持耐心,采用三阶段策略积极布局。首先,8月经济数据整体超出市场预期,预计9月继续边际改善,政策持续发力,预计地产、城中村和化债仍有超预期的举措。其次,美国8月通胀超预期是阶段性影响,居民消费需求在四季度面临阻力,预计年内美联储和欧央行都有较大概率不再加息。再次,北上资金此轮流出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趋势性特征,国内边际乐观资金的入场节奏在近期明显受到外资持续流出的影响。最后,政策持续落地最终将推动内资逐步入场消化外资卖盘,配置上建议采用顺周期、科技、白马三阶段策略布局。
申万宏源策略:“再通胀”交易是A股的破局点吗?
短期大宗商品“再通胀”交易是A股的最强方向,这会是驱动A股向上的破局点吗?对需求改善持续性的担忧尚未解决:国内经济新驱动力尚不清晰;若全球高利率环境持续,国内存量风险化解的空间将被短期压缩。美国经济呈现出消费服务下行 +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组合,中期衰退击败通胀仍是基准假设。“再通胀”交易只是震荡市轮动的一部分,难以成为破局点。市场观点不变:走出困局,步步为营,问题还是需要一层一层解决。政策落地和执行层面的担忧已缓解;政策效果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;寻找中国经济新驱动力是终极问题,问题解决非一时之功,保持耐心。当前市场回到了真正的震荡市中,下行风险可控,但反弹空间打开,依赖于关键问题的逐层解决。
广发策略:中美政策底共振的破局点临近?
A股守得云开见月明,短期择优困境反转,中期坚定杠铃策略。A股“弱盈利周期+海外政策转向在即”下,“市场底”将更依赖于中美“政策底”共振。美国增长和通胀重回两难,中美政策底共振反转的大机遇正在酝酿。A股“估值沟壑”及“反转因子”指向“困境反转”仍是目前最具性价比的方向——(1)中报“困境反转”的亮点(家电、家具、纺服、汽车含重卡、船舶)、困境反转政策受益(地产、券商);(2)科技奇点确定性——数字经济AI+:服务器、光模块、半导体设计;(3)永续经营确定性——“中特估-央国企重估”,高股息率&高自由现金流:煤炭、石油石化、电力。(4)港股把握两条线索:一是外资反补流动性敏感:港股互联网、可选消费(纺织服装/食品饮料)、大金融;二是困境反转内外需链条:地产、建材、新能源整车、家电、工程机械。
招商策略:四季度大蓝筹风格有望相对占优
在过去的十年中,A股市场的四季效应大致沿着“春季躁动”、“阶段回调”、“盛夏攻势”、“蓝筹回归”四个阶段演绎。每年春节前后1-2月市场往往会有一波涨幅可观的“春季躁动”行情,市场在积累一定获利兑现需求后会有一定幅度的回撤,可以称之为“阶段回调”,调整一般发生在3-4月。4月底随着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一季报陆续披露完毕,市场往往会沿着当年高景气方向发动幅度更大的一波进攻,进攻时间大多发生在5月-9月,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称之为“盛夏攻势”。到了四季度,进攻往往结束,资金开始获利了结,市场风格回归均衡,我们称之为“蓝筹回归”。
兴证策略:莫愁千里路 自有到来风
近期市场表现整体仍显弱势,核心仍在于投资者信心的建立、风险偏好的修复需要一个循序渐进、积少成多的过程。但站在当前这个底部区域,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各项积极因素已在陆续出现。后续随着更多信号和催化的出现,市场有望逐步走出底部、迎来修复。随着政策呵护加速落地、基本面和盈利企稳回升、微观资金供需逐步改善等积极信号陆续出现,后续市场有望逐步迎来修复。底部区域仍建议坚定信心、保持耐心,等待量变到质变的转折。配置上,重点关注三大方向:1)“118个细分行业中观景气研究框架”提示景气边际向好,同时受益政策宽松驱动的上游周期等;2)继续战略性看好三大周期共振、有望底部反转的半导体;3)中长期持续关注低波红利资产。
民生策略:主线清晰 继续抓住机遇
在我们长达2年的研究成果中,本轮大宗商品生产商的机会是供给约束+产能重建带来的经济中实物需求结构变化+货币重新流向实物的共同结果。短期的总量需求变化在过去1-2年中,证明其重要但不关键。当下,我们的建议是:第一,上游资源类企业部分:油、铜、煤炭、铝、油运、钢铁、贵金属。第二,金融板块在基本面见底时期有明显超额收益,银行、保险、券商、房地产;第三,全球制造业同步回暖,中国优势产业有望受益:专业机械、工程机械、机械零部件,新能源。
华西策略:大宗商品小幅上行 顺周期占优
近两周A股成交额和换手率呈现小幅回落,一方面市场对海外货币政策的持续紧缩存在担忧,另一方面投资者信心尚在逐步恢复的过程。展望后市,当前A股处于中长期底部区间,市场大幅下行的风险有限,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一些积极因素正在逐步积累:一是,8月国内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企稳回升,近期机票酒店等预定量也显示节假日居民出行需求旺盛;二是,央行全面降准落地和出手稳汇率,人民币大幅贬值空间有限;三是,金监局发文打开险资权益投资空间,“活跃资本市场”政策仍在持续落地。随着稳增长、稳预期政策的持续显效,市场情绪也将逐步改善。风格方面,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催化下,顺周期板块或占优。
国盛策略:关于近期三个重要背离的思考
资产定价的背离及其原因,可以总结成几句话:1、国内基本面预期出现了一些好转信号,2、但力度上还不够扭转市场的悲观预期,3、并且海外美债利率&美元仍在走强,抵消甚至盖过了国内预期的改善。理解了这一点,对于近期出现的背离就不必担忧,因为资产定价背离确实反映了当前基本面的矛盾,但也是一轮周期拐点开始的正常现象。8月下旬开始,PMI连升3月、政策接连落地,国内利率、大宗品价格都开始回升,A股却依旧延续弱势;同时,内外黄金价差隐含的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已经足够充分。这些信息都指向,A股隐含的情绪可能过度悲观了。
西部策略:国庆节前后市场有季节性效应 左侧布局估值切换行情
从历史经验来看,2010年以来国庆长假前A股市场往往出现市场流动性收紧,成交量萎缩的格局,带来市场调整风险增加,直到节后风险释放后市场情绪才出现明显回暖,A股短期有概率上演V型反转行情。从过去2010-2022年的市场表现来看,上证指数在国庆节前20个、10个和5个交易日平均涨跌幅分别为-0.81%、-1.36%和-0.58%,上涨概率分别为54%、23%和31%。国庆节后5个、10个和20个交易日上涨的概率平均涨跌幅分别为2.00%、1.72%和3.49%,上涨概率均升至75%。综合估值、公募持仓、盈利预期等因素来看,同时具备“高胜率+高赔率”的优势行业包括顺周期的轻工、食品饮料、商贸零售、交通运输;以及公用事业、传媒。
(文章来源:东方财富研究中心)